在执行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近十年,接到过很多当事人的拜年电话或是短信,但是唯一让我难忘的却是一次迟来的祝福。电话祝福来自一位已经结案被执行人的妻子李大娘,话语虽然平凡而又普通,但却从中折射出一个普通老百姓发自内心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认可,我们仅仅做了一名法官应做的本职工作,但却换来了最诚挚的感谢和祝福。
2010年3月10日,农历正月二十五。我们法庭执行办案组的电话传来一阵急促的铃声。当班书记员接过电话:“这里是青年人民法庭,请问有什么能够帮助您?”,电话里面传来一句熟悉的问候:“请问,李强法官在吗?”原来是一位已经执行结案的被执行人的妻子李大娘的电话。当得知李法官不在单位时,电话里面传来了一声无奈的叹息。接电话的书记员于是马上答复到:“大娘,李法官外出执行去了,您有什么事需要帮助,我们也可以给你提供帮助。”听到书记员的亲切问候,李大娘说:“我也没有什么事,就是过年了,我想给李法官拜个晚年,年前打过几次电话,你们都出去办案去了,这次好不容易打通了,求你一定把我的祝福转达到啊,可别给老太太留下遗憾啊!”。
李大娘叫李丽茹,是我们法庭在2009年执行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与张某之间欠款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人的妻子。张某系哈尔滨市铁路局的退休职工,因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而入住农垦总医院治疗,在治疗中突发“多发性脑梗塞”。便以住院期间医院治疗、用药不当,不应突发脑梗塞为由拒绝支付一切医药费。医院诉至法庭,经审理和相关鉴定,医院对张所患疾病治疗及用药并无不当,遂作出判决。判决后,被告不服,又不提出上诉,使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接到案件后,我又多花了一些时间弄清了案情和当事人拒不履行判决的原由,了解到张某主要是对法院判决不服,认为医院给治“坏”了,应该是医院“赔”给他钱,而不应再往外拿钱。本案要想尽快结案,能否解开这个已经在当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扣”,就成为了案件的关键。同时,在案件到手后,张某已经死亡,执行款只能由李大娘以张某的遗产来偿还,这无形中又给案件执行带来了新的难题。于是,我又仔细查阅了卷宗,对照相关法律依据后,找到李大娘,开始了繁琐的、漫长的和解工作:从案件的鉴定讲到医院治疗的正确;从网上下载的医院用药治疗的成功事例讲到药品的疗效;再从法律依据讲到判决的正确;又从协调医院的结果讲到医院对其药费的减免;同时又通过协调铁路社保和公积金部门,解决了执行款给付的后顾之忧。就这样,一次次的和解,一次次地协调,一次次的沟通,给付数额得到了最大化的减少;执行款项一项项也得到了落实:申请人同意在未交费的情况下,给铁路社保出具收据,社保也同意先行给予报销一定数额的药费,公积金部门也同意先行支付张某在死亡后应返还的公积金……。最终,此案达成了和解协议:医院放弃了部门执行申请,用报销的医药费和返还的公积金支付了部分执行款后,李大娘又主动从家中拿钱补交了剩余的执行款。
最后一次见到李大娘,是李大娘带着执行款来交款的日子,她交完钱后说:“小伙子,希望你能理解大娘,别怪大娘不懂法。你是个好人,你的工作,我服。也给你添了很多麻烦,是你让我省了很多钱,也明白了人民法院是替老百姓办事的,大娘谢谢你了!”。
掩卷沉思,对于李大娘这样的当事人,打官司也许一生就这一次,但在我今后的执行工作中,这样的当事人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想,只要常怀公正之心,满足民需,贴近民心,就会让法治的阳光融化每一名被执行人员心中对生效判决的逆反而生成的“坚冰”,达到水火交融的最佳境界。这就是法治的力量。